沈阳棺郧电子支付设备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卡車網> 資訊 > 卡車 > 重卡新聞 >

模式創(chuàng)新 東風借助日產全球渠道出口

  鄭州日產第二工廠不久前奠基,產能擴大在望,未來投入的東風、日產雙品牌輕型車產品已規(guī)劃清晰。東風、日產高層對這個雙方定位于LCV(輕型商用車)的合資企業(yè)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有了第二工廠,限制目前鄭州日產產能和產品品種的問題,將會得到極大解決,東風、日產雙方對中國輕型車市場高人一籌的長遠戰(zhàn)略,可見一斑。除了東風、日產雙品牌的輕型車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外,一個更加清晰的思路,在雙方的合作中愈加明顯,那就是鄭州日產東風品牌的產品,將利用日產的海外渠道出口。

  事實上,借助日產渠道,將東風產品出口海外,東風早在苗圩時代和日產簽署全面合資協議中,就有所體現。當時,東風卡車在國內處于數一數二的位置,急于走出國門,東風卡車希望借助日產的全球銷售網絡,將東風卡車銷往全球各地。

  時過境遷,東風、日產在輕型車業(yè)務精誠合作中,將加大這一昔日的英明決斷的力度。利用日產全球銷售網絡來銷售東風品牌的車,看似合資伙伴雙方很正常的一個動作,實則對中國汽車如何走向海外、中國汽車如何與合資伙伴共贏,尤其是當處于劣勢和海外市場遇困時,不啻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模板。

  東風牌入日產全球網絡

  “東風品牌的銷售我們考慮的是利用日產在全球的銷售網絡進行,這也是我們其中的一個考慮。通過日產品牌在全球的銷售網點,在銷售日產品牌的同時,也銷售鄭州日產生產的東風品牌。”常駐鄭州的東風有限副總裁岡崎晴美先生主要負責日產的LCV業(yè)務,在鄭州日產第二工廠奠基儀式后接受采訪時釋放出這樣一個信號。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今年5月份,剛剛接替中村克己的中村公泰,在解讀“1的3次方”計劃中關于東風有限出口中提到的“推進活用日產網絡來進一步擴大事業(yè)領域”的說法,聯系到岡崎上述表態(tài),可以看出,日產“慷慨解囊”的態(tài)度,與其說是雙方合資融洽的體現,更不如說是新形勢下合資伙伴實現共贏的最佳途徑。

  雙方的合資企業(yè)東風有限在2003年成立之時出口量只有1000多輛,到2007年出口銷量16000輛,而雙方計劃到2012年出口量占商用車銷量比例要達到10%。這樣的計劃,事實上鄭州日產過去貢獻很小,中村公泰“活用日產網絡”的提法不是空穴來風。

  事實上,鄭州日產日產品牌和東風品牌的銷售工作分別由日產全球和鄭州日產來主導。日產品牌產品,主要由日產全球出口戰(zhàn)略來管理,鄭州日產單方面不能做出出口決定,這樣來看,此前鄭州日產所說的出口計劃或者數量,實際上都是其中東風品牌的產品。

  岡崎認為,鄭州日產產品中,東風品牌的銷售在某些國家量比較少,日產品牌在哪個國家地區(qū)銷售,就要考慮到在當地設立具體的銷售據點,東風品牌將來如何在世界各地進行銷售,日產方也在統(tǒng)籌考慮。

  因此,利用日產在全球的銷售網絡,拉這個兄弟一把,這不但是鄭州日產雙品牌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日產擴充全球銷售渠道的需要。“但是,區(qū)別首先是在價格上有一個明確的不同的定位,雖然在同一網絡中銷售,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分的。”岡崎不忘強調,盡管可以拉入日產全球網絡,但是東風、日產產品的界限是很明顯的。

  “鄭州日產的產品中,東風和日產品牌的車型比例各占一半。”鄭州日產董事長朱福壽和岡崎晴美均表達了雙品牌同樣比例的看法,作為日產全球LVC的基地,中村透露,鄭州日產將承擔20%至25%的貢獻,作為以小眾車型為主的企業(yè),在做好中國市場的同時,多增加海外市場數量,日產必須加大東風品牌的市場力度。

  日產、東風的模板意義

  在東風公司內部,有一本叫《雙贏》的期刊,2004年隨著東風與日產瓜熟蒂落全面合資,這本雜志也應運而生。

  在接下來5年的合資合作中,不管是東風有限旗下的乘用車公司東風日產,還是鄭州日產、東風商用車,經過雙方努力,“東風、日產高度融合”、“打造成一個備受信賴的公司”的理念,在這些合資板塊中,都沒有成為一句空喊的口號,東風、日產文化的高度融合,遠遠高于東風和其他合資伙伴諸如標致、雪鐵龍、起亞的融合。

  “文化融合是事業(yè)計劃成功的基石。”首任東風有限總裁中村克己定下的基調,如今被雙方很好地繼承下來。不管東風在合資中的所得所想,抑或被人詬病的“合資空心癥”,單從東風、日產合作業(yè)務效果的角度看,雙方的合作談得上較為成功。

  在中國汽車和外方合資過程中,雙品牌戰(zhàn)略屢屢出現,但是往往不會納入合資企業(yè)中,諸如廣本的理念等現象,是后來才有的,多數都是自主品牌和合資企業(yè)外方品牌共存,各自發(fā)展,自主品牌不納入合資企業(yè)。像鄭州日產這種將東風和日產納入一個合資企業(yè)共建雙品牌的就很稀罕,而中方品牌能利用外方國際渠道出口海外,就更是少之又少。

  對于行業(yè)來講,既打雙品牌,又能在國際渠道融于一個網絡,鄭州日產中東風和日產品牌開辟了一種全新的運營方式和共贏手段。目前,在國際金融動蕩、全球經濟走低、海外市場萎靡的大環(huán)境下,中國品牌要想更大規(guī)模地走出國門,就必須重新梳理思路。東風品牌借助日產海外渠道,這不但是雙方提升品牌和銷量強有力的方式,更是中國汽車合資合作、走向海外的一種探索。

  當下,自主品牌走向海外遇到的困難,遠遠大于前幾年,國際壁壘和市場不測風云,對中國汽車出口形成雙重不利因素。自主企業(yè)本身在國際市場中渠道網絡異常薄弱,尤其是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渠道建設和市場開拓存先天弱勢。合資企業(yè)中,中方能否向外方在海外網絡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東風與日產已經給出了一個模板。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ImgZoom(Id)//重新設置圖片大小 防止撐破表格 { var w = $(Id).width; var m = 550; if(w < m) { return; } else { var h = $(Id).height; $(Id).height = parseInt(h*m/w); $(Id).width = m; }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Imgs = $("content123").getElementsByTagName("img"); var i=0; for(;i
來源:慧聰網 作者:佚名
掃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聞反饋與咨詢
推薦閱讀
推薦車型更多
一周熱文
最新視頻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